畢業後原本沒有什麼聯絡的同學總會在她的大喜之日前與你聯絡,
告訴你她要結婚了,
剛開始接到這種電話都會很開心,
因為畢業這麼久了(其實也沒有很多年),同學還記得你,
可惜最後才發現那種記得是~~記得丟紅色炸彈給你,
結婚後就又跟往常一樣不會再聯絡.
漸漸的同學寄來的喜帖就會先斟酌是否要包禮金,
不再全來者不拒了.
唯獨一個突如其來的狀況出現讓自己設的底限破功。
一位平常沒有什麼交集的朋友把喜帖、喜餅全寄在另一個很熟的朋友S那裡,
接到S電話突然問我要如何把那份喜餅拿給我時,
愣了一下,最後還是專程去把那盒餅給拿回來,
那次沒出席,因為宴客的時間是在要上課的星期六中午,
宴客地方是選在男方家中的南部。
喜宴對我來說不會很重要,
只是心裡有點care從頭到尾都沒接到當事者的任何一通電話過來邀請,
即使這樣,拿了餅,禮金當然還是得包出去.
和其他未婚同學討論紅包該不該包的問題,
有同學說:怕什麼,既然她敢放帖子給你,以後你就把她炸回來呀.
自己不喜歡這樣的舉動,
就不會去做那種也讓人討厭的事,
況且基於成本效益原則,那張喜帖丟出去可能會比不丟還好,
因為當時參加同學婚宴是一個人出席,
哪天等我要寄喜帖時可能要考慮到現在的對方除了會攜伴外,還有可能把小孩全都帶來,
一個紅包扣除喜餅再以一桌酒席的錢按人頭來計算,
根本就划不來.
曾經在一個喜宴上碰到除了一家三口外還多帶了一個跟新人完全不認識的朋友來參加,
10個位置佔掉4位,
那桌還有另一對朋友夫妻也帶了兩個小孩,加上一對交往中的男女朋友,
3包紅包就把一桌酒席給坐滿。
以中部人包紅包的行情,
那桌在高級飯店辦的婚宴,肯定是新人要從口袋多掏好幾仟元出去。
最近又有兩個朋友要結婚,
一個交情還不錯的朋友訂婚日期碰巧遇到我無法出席的時間點,
人不到,但禮一定會先到.
另一個就開始猶豫是否要包紅包,
雖然以前常一起出遊,
不過後來也因各忙各的,有好幾年沒再聯絡了..
問了一下其他朋友,似乎都給了寄喜帖的地址.
禮金要不要包出去呢?
Let me 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