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白川鄉合掌村(世界文化遺產)~上三古町~板藏拉麵見學~上高地(大正池、河童橋)~長野地區
飯店內的早餐
可選擇的樣式雖然不多,和歐洲的餐點比起來,還是亞洲的餐廳比較能抓住台灣人的胃
為了能夠在合掌村停留久一點的時間,早上8:00離開飯店直接前往白川鄉
今天的巴士車號仍是888
白川鄉位於日本中部的岐阜縣白山山麓,四面環山、水田縱橫、河川流經的安靜山村,其獨特之處是仍然保留日本傳統鄉村的建築 ─「合掌造」
合掌造(合掌造り)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
合掌造為木造建築物,在興建的過程中完全不用釘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頂十分陡峭,這是使積雪容易滑落不會堆積,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將屋頂壓垮。合掌造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草。由於更換茅草需要大量人力,每次有哪戶人家的屋頂需要翻修,全村的人就會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種合作方式當地稱為「結」(ゆい)。
1995年12月聯合國教文組織把白川鄉的荻町合掌集落,鄰近的神山地區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停車場旁的茅草合掌型廁所
廁所裡造型特殊的洗手檯
過了相逢橋就是合掌部落
導遊Frank給了團員2個小時在合掌村部落裡自由行動。為了拍下整個合掌村的美景,拿到部落圖解散後就跟著別團團員直往城山展望台的方向走
合而為一的木造消防局及公廁
白川診療所~~有點像台灣6、70年代村落裡的衛生所
往上爬約需15分鐘
走上兩層石階後是緩坡
在這裡可看到部分的展望景
最後段的緩上坡
展望台前木造的天狗堂
城山展望台所看到的合掌部落~~雀躍ing
今天的第一張合照(還少了四個人)
再往上走一小段路可以到天守閣展望台
合掌村的置高點,perfect的視野完全沒有任何遮蔽物
這裡有兩組攝影師專門用單眼相機幫遊客拍照,用他們的相機拍照所洗出來的相片需付費,我們站的那個位置是一位年輕攝影師的地盤,當我們幾個佔據他的工作地拍照時,他不但沒趕人,還用很生澀的國語問我們是不是台灣來的。
只要是台灣人他可以用我們的相機免費幫忙拍照。可惜的是當時只顧著拍照,忘了把那位好心的攝影師拍下po上來讚揚一番
有如童話故事裡的場景~合掌村
離開展望台往下走時才發現還有一條輕鬆好走的緩坡可抵展望台
對面山頭還覆蓋著白雪
或許是觀光客多,合掌村裡有很多賣土產的商店
以及喫茶店
當然也少不了賣日常用品的雜貨店
在日本第一次遇到亞洲區以外的外國團
秋葉神社前的鳥居
在展望台耗掉不少時間,走下來後,就只剩20幾分鐘,土產店走進去晃一下,就得匆忙往停車場方向前進。合掌村裡有名的景點無奈捨棄,只能冀望爾後還有機會舊地重遊、再次造訪。
中午用餐處
進餐廳後要先換上地板鞋
在日本大部份的室內都禁煙,這家餐廳裡卻有一間小小的喫煙所,提供隱君子不必走到門外就能解隱
高山地區最有名的就是飛驒牛,中餐的白川合掌定食料理當然少不了飛驒牛肉
家裡不吃牛,所以中餐出現的是豚肉(旅遊途中包括機上餐點,有特殊餐食需求者需在出國前向旅行社告知)
牆面上掛了許多名人的簽名,這家餐廳的人氣應該也不小
餐後直接前往富有傳統氣息的日本街道~~上三之町。
「三町」是一之町、二之町、三之町的總稱,「三町」為高山古街主要區域。三町所有區域中,就屬上三之町最熱鬧。
除了有古老的商店街、橋樑、寺廟與釀酒廠外,在刻意的維護之下,每間店舖的外觀建築和內在陳設都保存江戶時代以來的濃厚古早原味,且屋齡大都在三百年以上,是稀有珍貴的古建築物群,故有「飛驒高山小京都」之美稱,目前為國家選定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區。
在車上Frank不斷稱讚上高地的美,擔心上三之町停留太久的時間,到了上高地,拍照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 陽光不見了,徵求團員的同意,上三之町這個地方只停留一個小時。
天氣太熱,逛街人潮眾多,再加上時間限制,在上三之町只匆忙走一條街。
雖然走馬看花,沿路上上三之町有名的特產店幾乎網羅於此:
民藝品店
清酒店
味噌店
代表高山市的猴寶寶布偶~飛驒娃娃,不同顏色的布偶各自代表獨特的祈福意涵。
高山的名產~飛驒牛烤肉串也是沿街林立。
聽說稍微烤過表面的飛驒牛壽司,口感相當柔軟好吃,難怪能吸引許多遊客在豔陽下排隊耐心等待。
也是人氣之一的烤仙貝,沒有佐料只塗抹上醬油,香氣一樣四溢,只是聽說有點鹹,一片約需200~300日圓.
除了現烤外,店家也有賣多種口味的仙貝
如果時間夠,又不想走太久的路可以考慮人力車,當一下現代古早版的貴夫人、富公子.
離開上三之町後,下個景點板藏拉麵見學,這是Frank認為最沒旅遊意義的地方~參觀拉麵製做店。
抵達時製造拉麵的師傅正在休息,無法觀看整個製作過程,反正我們不是拉麵考察團,沒有影響,反而可以提前離開前往下個景點。
製麵區的師傅在休息,煮麵區的師傅則很專注的準備拉麵給客人免費品嚐
好吃的拉麵今天做特價,一包只要150日圓唷
Frank讚不絕口的美景之一 ~大正池
大正4年6月6日(西元1915年), 由於燒嶽火山噴發, 大量的泥石流將梓川攔截, 從而形成該池.。此地是遊客抵達上高地後一定會來觀賞的其一精彩景點.
可惜的是抵達這裡時,天氣陰陰的,否則拍出來的相片肯定更美
停留幾分鐘後直接驅車前往上高地
信州地區首屈一指的天然景點~上高地,屬於中部山嶽國立公園。
上高地的名稱有另外一層意思是說《此等的美景是神賜予我們的禮物》。因長期與外界隔離,蘊藏了極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成為大自然良好的生態棲息地。
上高地的象徵——河童橋是每個到上高地來的人都必渡的一座〔經典之橋〕,位於上高地的中心地區.
除了鋼索外,整座吊橋都是木製的
從橋上朝上游望去,可看到並排聳立的西穗高嶽、奧穗高嶽、前穗高嶽、明神嶽等海拔3000公尺級別的山峰.
朝下游望去則可以看到穿流於鑽天柳、落葉松林間的梓川.
通過河童橋直接往上游明神池的方向行走,此時雖然已是春天快接近夏天,步道兩側仍是光禿禿的樹林
日本版的忘憂森林
往明神池前的步道都是屬於梓川右岸道,過了明神館再往上走才會到梓川左岸道。上高地的步道非常平緩好走,原本想利用Frank給的兩個小時走到明神池後再以O字型方向折返。
可惜步行到0.8K時只剩50分鐘,若繼續往前還有2.2K才能到明神池,再加上回程的3K,就算再多給一個小時恐怕也是相當緊迫,當下只能往回走。
指定的時間上車後約20分鐘,還有4名團員沒出現,眼看停車場的巴士一台台離開,到最後只剩我們這台仍原地不動。天色愈來愈暗,上高地這麼大,Frank也不知從何找起,那4人的另外幾個同事說各自分開時他們好像是往明神池的方向走....外面的溫度愈晚愈低,大家只能坐在車上枯等。
將近過了一個小時,4個人半跑半走,氣喘噓噓伴隨滿臉驚恐出現在停車場。上車除了跟所有團員道歉外,喘了幾口氣後,其中一個團員說:剛剛跑步趕路時還不覺得累,看到巴士還在,心安了,腿也頓時軟了,今天我們四個把一年份的路給走完了…不過裡面的風景比這裡漂亮,算是值得了…..
上高地的自然美令人驚豔,天氣如果再好些,相信呈現出來景更會美的讓人窒息。這次迫於時間只能無奈的以蜻蜓點水方式稍做巡禮,以後一定要再找個充裕的時間自行安排行程,把這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從頭到尾好好的走過一遍。
從上高地到住宿的地方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抵達飯店時已經是晚上7點半,分配好房間各自卸完行李,集合時已將近8點。行程表裡的晚餐show的是"信州風味自助餐 或 日式燒烤餐 或 日式風味定食",印象中在車上有聽Frank說晚餐是日式燒烤,不曉得是不是用餐的時間太晚,燒烤店可能會打佯的因素,今天晚餐出現的卻是美式餐點,這是第五次到日本,頭一次團體餐中出現非日式餐點。
每人一份的生菜沙拉
也是每人一盤的焗烤飯
4人份披薩一盤
外加甜點~提拉米蘇
夜宿松本東急INN
非常small的房間
**早上抵達合掌村時,雖然有陽光,溫度卻有點低,儼然像春天。10點過後天氣愈來愈熱,此時已有夏天的樣子。下午到大正池,縱使身上穿了外套,一下車仍感受些許的涼意,和中午的豔陽天比起來,溫度至少降了10度,很有秋天的FU。兩個小時上高地的行程愈接近尾聲,溫度就愈低,整雙手到最後幾乎快被凍僵了,這時的天氣就像冬季。今天算是完整的經歷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黑部立山兩個月的賞雪壁期間,行李裡該帶什麼樣的衣服,這是很多人行前最大的困擾點,建議:除了上黑部立山賞雪壁那天須著厚衣褲外,其他幾天,身上可穿秋裝外加一件稍有厚度的外套,並把賞雪壁那天的厚外套放在車上以備不時之需。**
Note:中午用完餐準備離開時,車上少了兩個團員,Frank到餐廳找了一圈沒見到那對夫妻的人影,跑回車上確認兩個位置仍是空的後,第二次下車又找了一次,這回餐廳的人也幫忙找。兩個團員在不算大的餐廳莫名蒸發不見,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有點像羅生門。前後花了將近半小時,那對夫妻終於和Frank從餐廳走出來。原來兩人的其中一人因肚子不舒服,蹲在廁所裡,而另外一人就傻傻的在廁所外面等,沒有先通知其他的團員或Frank,這家餐廳的用餐處是在大門進去的右前測,而洗手間是在大門進入後走到底的最左後,洗手間這個區塊被忽略掉了,造成大家虛驚一場。昨天在名古屋機場等巴士時也發生兩個團員不見了的事件,那時大家完全不曉得跟丟的那兩位團員是長啥模樣,還好在巴士抵達10分鐘前團員總算全員到齊。經過一天,團員每個人的臉孔都有個七八成的印象,要跟丟不太容易,沒想到今天又一連發生集合時間已超過許久,團員仍沒出現的狀況,還好這些團員不準時出現的原因是大家可以體諒的,否則後面3天的日子恐怕都會耗在集合身上。